Episode cover
【健康小百科】防霾靠自己 認識PM2.5與防範保健康
April 10, 2025 · 14 min

☆訪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約用人員 林士弘 一、PM2.5是什麼?為什麼它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 答:PM2.5是指直徑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這些微粒可以深入肺部,甚至進入血液循環系統。由於其微小的尺寸,PM2.5能夠攜帶有害的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也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一級制癌物,長期暴露於高濃度的PM2.5環境中,可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增加早死的風險。PM2.5還會沉降到土壤和水體中,影響生態系統的健康,對植物生長和水質造成負面影響。民眾可至環境部空氣品質檢測網或下載APP查詢空氣品質。若空氣品質指標AQI呈現橘色則表示敏感族群(老人、小孩、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下者)須做好防護措施(如戴口罩)並減少戶外滯留時間;若AQI呈現紅色則表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外出戴口罩,避免長時間暴露或戶外運動時增加休息時間。 二、PM2.5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答:空氣污染物來源主要為「自然界的釋出」以及「人類活動的製造」。自然界的釋出包括沙塵暴、火山活動、海鹽飛沫、森林火災、地殼岩石風化等自然現象所引起產生的;而人類活動的製造,可分為固定源 ( 主要指工業污染 ) 、移動源 ( 主要指機動車輛污染 ) 、逸散源 ( 主要指營建與農業污染 ) 與其他 ( 餐飲與金紙燃燒等 ) 。 三、我們應該如何預防PM2.5的危害? 答:預防PM2.5的危害可以從個人和社會兩個層面入手。 1.減少戶外活動:避開交通壅塞時段,減少暴露戶外時間或降低運動強度。 2.使用空氣清淨機:在室內使用具有過濾PM2.5 HEPA之清淨機,能有效過濾空氣中的PM2.5。 3.佩戴口罩:在空氣質量不佳的情況下,佩戴防霾的口罩可以減少吸入有害顆粒物的風險。回家後要洗臉、手,更換外出服,減少接觸污染物機率。 4.保持室內通風: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若屋外空氣品質不佳時需關閉門窗。 5.空氣品質查詢:每日出門前先查詢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或下載APP提前做好自我防護。 6.推廣公共交通:鼓勵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減少汽機車廢氣排放。 7.教育宣傳:加強對PM2.5危害的宣傳,提高民眾健康識能與自我防護。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