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臺南市政府警察局永康分局偵查隊 陳新添偵查員 一、目前最常發生詐騙的手法? 答:永康分局目前最易受詐騙種類前6名分別為:(一)、投資詐欺。(二)、色情應召詐財。(三)、假網拍。(四)、解除分期付款。 (五)、假中獎。(六)、假求職。 二、「假投資詐騙」是否有案例可供分享? 答:永康區一名女子素有投資股票理財習慣,日前在網路上看到一則社群投資理財網站廣告,便加入股票投資群組,並下載一個投資平臺APP進行股票申購,一名自稱是摩根資產客服人員告知女子已成功申購2張股票,需於翌日某時間點前完成匯款,否則會涉及違約交割,女子不疑有詐,便立即前往銀行欲匯出現金96萬 元,所幸行員主動關懷提問,察覺有異,趕緊通報轄區派出所。員警到場了解後,女子表示該APP申購股票無需先儲值資金,待成功抽中股票時再另行匯入資金即可,但女子表示唯一不能理解的是為何對方會要求臨櫃轉帳時不能告訴行員資金是要用於投資使用,員警便告知女子應該是遇到典型的「假投資詐財」詐騙手法,並以網路相關案例提醒女子投資理財應尋正當合法管道,投 資匯款對象應該是公司戶而非個人戶,此時女子才驚覺自己已遇到詐騙。 三、有關這類「假投資」詐騙手法要如何防範? 答:「假投資」詐騙一開始大部分都是在臉書、YOUTUBE、IG等影音 或社群網站內刊登教導民眾投資影片或PO文,誘導不知情民眾加入其LINE群組,再以投資金額越多獲利越高讓民眾或入陷阱,在此提醒有意投資民眾,請勿於網路社群尋找投資管道,如欲投資應至有實體店面證券行洽詢相關投資事宜,如此才能避免受騙上當。 四、色情應召詐財是否有案例可供參考? 答:詐騙集團通常透過網路社群與通訊軟體置放美女(帥哥)照片,並主動加好友進行聊天,隨後表示有兼職援交,俟雙方談妥價格後,再誆稱須以購買遊戲點數(如Gash、MyCard)或超商代碼繳費方式,以躲避警方查緝或繳交保證金。直至被害人遲遲見不著對方,通訊軟體帳號也遭對方封鎖,方驚覺遭詐騙。在網路結識對象並要求援交者,小心落入詐騙集團圈套,往往未見到面,荷包已被掏空。 五、「色情應召詐財」詐騙手法要如何防範? 答:遊戲點數無法辨識身份,提到「用點數交付保證金」,就是詐騙,切勿上當。 六、假網拍是否有案例可供參考? 答:假網拍就是在網路平台刊登拍賣物品廣告,一般都是以低於市價來誘騙民眾,日前有位民眾在臉書群組看見一則販賣香菸的PO文,該PO文聲稱「日本金峰、限時搶購、活動促銷、2條1500元」,張男自認機不可失而且數量有限,只要買到就賺到,不趕快買一定會被搶光,所以張男就趕快私訊賣家向對方購買4條香煙,並以貨到付款方式超商取貨,幾日後終於盼到超商簡訊通知張男到指定超商取貨,當張男到了超商確認包裹單號付完款項3,000元,急忙打開包裹後發現裡面竟是4支保溫瓶,張男才驚覺被騙氣得向警方報案。 七、「假網拍」詐騙手法要如何防範? 答:網路購物請找有信譽電商,請勿在臉書、YOUTUBE、IG上購買商品。 八、什麼是「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 是否有案例可供分享? 答:此種詐騙手法,通常是歹徒駭入電商或電商委託之系統商資料庫,以竊取消費者姓名、電話、消費資料及付款方式等,然後再以亂槍打鳥方式撥打電話給被害人,佯稱「工作人員操作錯誤,導致訂單變成多筆分期付款」名義,要求民眾前往操作ATM、購買遊戲點數或網路匯款來解除設定。永康區一名林小姐日前接獲自稱「極美計畫」客服來電,對方聲稱被害人先前向其訂購商品,但因不小心勾選到金卡會員選項,假如未在24時前取消設定會導致名下所有帳號每月會被扣款新臺幣2,000元,並詢問被害人名下有哪幾個銀行帳戶,被害人遂依對方指示操作網路銀行輸入代碼將帳戶內款項逐筆匯出,共計新臺幣75萬2,784元,直到對方叫被害人去LINE PAY內註冊金融卡,被害人才驚覺受騙,向警方報案。 九、關於解除分期付款詐騙手法要如何防範? 答:再次提醒民眾,接獲網購交易問題電話,一定要先循正確管道查詢;任何指稱「至自動提(存)款機操作、或至超商ibon輸入代碼繳費,以解除分期付款」說詞,必屬詐騙,千萬不可聽信操作。 十、假中獎是否也有相關詐騙案例分享? 答:假中獎詐騙手法就是詐騙集團利用社群媒體發布假的免費抽獎活動,引誘民眾填寫資料,之後假客服匯聯繫該民眾假稱中獎,但因為獎金「交易失敗」,需要繳交「手續費」,並保證退回獎金及匯款,解鎖獎金。日前永康區一位民眾在IG上看到一則參加免費抽獎,贏取豪華大獎廣告,就點進去參加了。不久後,接獲通知說抽中了最新款的手機,幾天後,又接到「客服」簡訊,告訴被害人說不僅中了手機,還額外抽中了99,999元現金獎金,不過由於「交易失 敗」,獎金無法正常匯入,需要再支付手續費才能完成金額發放。被害人不疑有他就依照對方指示多次轉帳至指定帳戶內。直到最後對方仍宣稱系統依舊顯示「錯誤」,需要再次轉帳以解鎖獎金,被害人才驚覺有異,撥打165專線詢問才發覺被騙了。 十一、假中獎詐騙手法要如何防範? 答:任何要求支付手續費才能領獎通知,幾乎都是詐騙,真實抽獎活動不會索取費用,請謹慎核實避免落入圈套。 十二、有無「假求職」案例可供分享? 答:詐騙集團會在各大社群平台及通訊軟體上散布虛假的工作機會,甚至強調兼職就能日入3-5萬元,日前永康區一位民眾在臉書上看見一則求職PO文,標榜周領3-5萬,心動之下就以LINE與對方聯繫並寄出名下帳戶及提款卡,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接獲銀行通知該說他名下帳戶被凍結列為警示帳戶,此時才知道被騙並淪為人頭帳戶。 十三、如何避免誤入求職陷阱? 答:在此提醒各位聽眾,千萬不要輕信網路上的徵才廣告,只要對方要求交(寄)出實體金融卡及告知密碼就一定是詐騙,切勿將存摺、提款卡或個人資料交給不認識的人,以免賺錢不成,反而成為詐騙共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